北汽要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
对于产业的转移,北汽集团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但我们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因为我们心里很清楚,把一个工厂换了地方,那只是简单的产业调整,离真正的转型升级还差得很远。调整转移和转型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产业转移只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和调整,而产业转型是企业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根本转变。两者不能混同。产业转移带给北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拓展了我们的发展空间,也让我们的产品更加贴近市场。同时它也增加了我们投资和管理的难度或者幅度,迫使我们由区域性经营向全国性经营进行转变。
产业转移也促使我们思考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到底在哪,产业的转型该向哪儿转。我认为就是要积极探索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渗透发展的模式和发展路径,努力使中国汽车企业由单纯的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转变,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
最近我们和部分互联网企业都有接触,也到国际上一些企业总部进行参观和交流。说实话,我们感到非常地震撼,很有感受,感到汽车制造这样的传统行业的确需要进行变革和转型。
对于互联网思维,我理解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用户思维,就是一切要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为中心,就是要将为用户服务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通过服务用户来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就是要实现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服务化似乎是一个新的提法,其实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拿苹果来说,与其说它在卖手机,不如说它是在卖服务。它出售的是一个智能的移动终端和数字内容服务有机融合的产品。
所谓制造业服务化,就是企业的价值链从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在服务化过程中,制造型企业在投入产出的比重中,服务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日益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以汽车行业为例,在全球的跨国汽车企业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目前平均已经达到37%,最高的前几家汽车企业的服务业务比重已超过了50%。在汽车产业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现在也越来越强烈。比如像订单式销售、车联网、汽车金融服务等新的业务都有广泛的消费需求。
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要求企业创新理念,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在观念上确立向服务转型的主导思维,探索可行的盈利模式。这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是维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的战略选择。北汽集团现在已经提出要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和创新性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目前北汽集团正在积极发展汽车金融、车联网、汽车智能服务等新型服务,积极探索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我们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实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汽车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北汽集团要通过服务化的转型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